今年以来,中煤新集阜阳矿业坚持“成本制胜”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成本管控措施,推进矿井精益化管理与运行,确保实现全年降本增效工作目标。
“材料消耗是成本管控的‘重头戏’,只有把每一份材料都管好用好,才能从根本上守住降本底线。”该矿在月度物资计划平衡会上强调。在材料管理上,矿井建立了分级考核制度,由区队长、班组长牵头严格把关,将材料消耗率纳入每个班组月度考核中,从源头上强化原材料使用和过程管控。同时,建立物资管控台账,明确各类材料从出库到回收的全流程责任,安排专人实时跟进,形成收有“入库人”、领有“出库人”、用有“负责人”的闭合管理机制。此外,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大力推行成本管理,动态掌握材料和生产物资消耗情况,通过定期分析消耗数据、及时调整使用方案,切实将“增效益、节开支、降成本”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台看似报废的液压泵,拆检后换个密封圈就能重新上岗,省下的不仅是采购费,更是对资源的敬畏。”这是该矿机修车间开展修旧利废的日常一幕。围绕“能修不换、能拼不买”的原则,矿井打出修旧利废“组合拳”,构建“拆检-修复-复用”闭环体系:一方面对退役设备、废旧零件进行分类拆解、细致检测,针对可修复部件制定专项修复方案;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要求领用新物资时必须上交相应废旧部件,从流程上杜绝浪费。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长材长用、短材短用”模式与“部件共享”机制,对不同设备的通用部件建立“共享库存”,让废旧物资重新产生价值。
“浪费点就像‘蚁穴’,不及时堵住,终将溃堤。”该矿在降本增效专题会上强调。针对前期排查出的高频浪费点,矿井开展精准攻坚行动:在运输环节,重点优化跑冒滴漏问题,制定单轨吊“运输方案预审制”,根据物量、距离、路线等因素统一调度,最大限度提高运输效率;在日常管理中,推动“精打细算”理念融入员工工作日常,每月对在安全生产、节支降耗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各区队不仅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绩效加分奖励,还通过周学习会,分享、推广和宣传节约经验与事迹,催生员工思想从“要我节约”主动转变为“我要节约”,生产流程从“粗放运行”全面升级为“精细管理”,资源利用从“一次性消耗”逐步转向“循环复用”。
该矿通过深耕“修旧利废”与“浪费点排查”两大核心工作,让每一件旧物都能焕发新生,让每一分成本都能创造最大价值。同时,通过深化“一优三减”举措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在精打细算中筑牢矿井高质量发展根基。(高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