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的了到走的好 广州南站用温暖铺就团圆路
2025-02-19 14:58    作者:孙小苒

2025年春运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广州南站通过精准调度与人文关怀并举,在40天的运输周期内为超2000万人次旅客铺就温暖归途。面对“返乡+文旅”叠加的出行需求,车站以动态运力调配保障出行效率——高峰期增开数百列夜间高铁,覆盖湖南、湖北、四川等务工集中方向,并协调地铁、公交延长运营时间至凌晨,确保旅客“最后一公里”接驳无忧。站内启用“潮汐式”候车管理,结合实时客流动态开放备用区域,同步优化72条验证通道与48条安检通道,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30%。

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智慧服务系统全面升级。全站推行“无感通行”系统,旅客仅需刷脸或扫码即可完成进站乘车;智能机器人与1575名志愿者协同服务,累计帮扶重点旅客4.2万人次,母婴驿站、手语服务等实现全覆盖。此外,遗失物品管理系统升级后,旅客可通过自助设备快速领取失物,招领效率提升50%。

当科技赋能遇见文化传承,车站空间焕发新活力。非遗展览区展出的广绣、木版年画引得旅客驻足惊叹,壮族刺绣展位前排起合影长龙;书法家挥毫写就蛇年限定“福”字,1.2万幅春联随旅客奔赴远方。榄雕传承人现场演示橄榄核雕刻技艺,旅客亲手刻出简易花纹直呼“指尖功夫不简单!”;开往北京、上海等方向的列车上,木版年画装饰车窗,猜灯谜、剪窗花活动让车厢满载笑声。星海音乐学院奏响的《灯火里的中国》更将传统乐声融入春运记忆。

同时健康安全防线贯穿旅途全程。车站每日全域消杀,重点区域PM2.5浓度下降40%;车站设置临时医疗点,配备AED设备并联动急救中心实现“5分钟响应”,为旅客旅途健康保驾护航。交通部门协调网约车平台高峰增派车辆5000台,地铁夜间延长运营,公交“兜底”线路,保障末班旅客疏散,织密立体化出行网络。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广州南站以精细化服务与文化创新诠释春运新内涵,让跨越千里的归途承载更多温情与文化记忆。这场承载非遗年俗的春运实践,不仅是对运输能力的考验,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服务融合的生动范本。(张弘悦)



网友评论
暂时没评论,快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