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陕西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工作推进会暨试点项目观摩会”在榆林市小西沙棚户区改造项目成功举办。该项目作为榆林市重点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目前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关键阶段。观摩会设置了13个特色展区,集中展示了地坪研磨机器人、ALC条板安装设备、智能喷涂及激光整平机器人等22类智能建造装备,并首次在西北地区中型住宅项目中应用“造楼机”,其先进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获得与会领导和行业代表的高度评价,为传统建筑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项目以整体式轻型智能顶升平台系统为核心作业载体,该系统可覆盖约6个标准层高度,支持多工序穿插流水施工,为各类智能设备提供了协同高效的操作平台。在此系统支撑下,激光整平机器人、地坪研磨机器人等设备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自主作业,结合夜间低噪音运行模式,可实现24小时连续施工,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克服了传统人工操作效率低、易疲劳等瓶颈。
这些智能设备深度融合BIM技术、激光雷达导航与位姿调控等前沿技术,能够在复杂施工环境中自主规划最优路径,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作业区域全覆盖与路径零冲突,达成施工效率与覆盖质量的双重优化。地坪研磨机器人具备±50mm高精度导航定位能力,可严格按预设路径施工,依托多传感器实时调节机身姿态,保障研磨质量均匀稳定。设备同时配备自动吸尘集尘与尘满保护系统,有效抑制扬尘污染,改善作业环境,实现了高效施工与绿色环保的统一。
通过智能装备的规模化应用,项目在管理效率、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成功打造“科技引领、智能先进”的工程品牌。这一实践不仅是中建八局二公司在智能建造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榆林市推进“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区域建筑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与品牌影响力。
项目未来将继续以“智能建造+新技术应用”为核心,重点建设机器人及造楼机技术展示集群,打造集智能建造展示、质量与安全观摩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现场。榆林小西沙棚改项目将持续发挥行业标杆作用,积极总结和推广智能建造先进经验,为陕西省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高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