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 的冰面中央,望着头顶那圈灵动的 “丝带” 造型,很难想象这座可容纳万余名观众的场馆,碳排放能趋近于零。而在延庆赛区,那条宛如银龙的雪车雪橇赛道,更是让国际雪联专家惊叹 “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离不开无数幕后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刘浩冬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规划建设部专项处处长,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不懈的奋斗精神,在赛事场馆规划建设、绿色能源应用、行业标准制定等多个领域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为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会注入了强劲动力。
刘浩冬的专业素养,是他投身冬奥建设的坚实根基。他先后毕业于重庆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清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扎实的学科背景让他对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与实施有着深刻的理解。2015年,他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为日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冬奥项目与国际接轨埋下了伏笔。这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国际化的视野,让他在面对冬奥建设中纷繁复杂的问题时,总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冬奥场馆规划建设期间,刘浩冬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关键环节。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不仅要满足赛事需求,更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目标。作为专项处处长,刘浩冬深知责任重大,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每一个场馆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和生态影响,确保场馆规划既符合国际赛事要求,又融入中国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了让冬奥场馆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刘浩冬与一众冬奥组委会成员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曾前往法国、英国等多个拥有丰富冰雪运动举办经验的国家进行参观考察。法国霞慕尼作为第一届冬奥会的举办地,在冰雪场馆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改造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英国则在大型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与可持续运营上颇具心得。每到一处,刘浩冬都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与当地的场馆运营者、设计师深入交流,将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带回国内,并结合北京冬奥会的实际需求进行本土化创新。
不仅如此,刘浩冬还抓住每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他曾参加雪车雪橇赛事运行境外专题研修班,赴德国国王湖访问与学习。雪车雪橇项目对场馆设施的要求极高,赛道的设计、建设精度以及运营管理都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在德国期间,他深入了解赛道的建设工艺、安全保障体系以及赛事组织流程。并注重强化实践操作,精准掌握了制冰、浇冰、补冰、制冷系统操作等技术。回国后刘浩冬更将德国在赛事运行管理中的精细化理念融入到北京冬奥会的相关工作中,为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的成功建成与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绿电供应,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刘浩冬在这一历史性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与撰写的论文《张北柔性直流工程 支撑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绿电供应》,深刻阐述了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在冬奥绿电供应中的关键作用。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它将张家口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并稳定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冬奥会的各个场馆,实现了赛事期间的全绿电供应。刘浩冬深入研究该工程的技术原理、运行机制以及对冬奥能源保障的战略意义,在论文中系统分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持。他的研究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绿电供应背后的科技力量,也为我国大型赛事的绿色能源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在推动冰雪运动场馆标准化建设方面,刘浩冬作为主要编审人员,参与编撰了北京地方标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在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领域的空白,为雪上运动场馆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价依据。
制定这样一项标准并非易事,它需要兼顾环保、节能、安全、赛事需求等多个维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以及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刘浩冬与其他编审人员一道,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场馆运营者、环保机构等多方意见,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这套既符合国际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的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实施,不仅为北京冬奥会的雪上运动场馆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也为我国冰雪运动场馆的规范化、绿色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整个冬奥筹备过程中,刘浩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赛事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因此,无论是场馆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还是绿电供应中的协调工作,亦或是标准制定中的细节打磨,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多少个日夜,他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只为推敲一个方案的细节;多少次奔波,他往返于各个场馆之间,只为确保工程的进度与质量。这种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成为推动冬奥各项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那些凝聚着刘浩冬心血的场馆成为了宝贵的遗产。它们不仅见证了运动员们的精彩瞬间,也将在赛后继续为群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刘浩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辛勤付出,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也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刘浩冬这样的人,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刘玉)